close

http://tw.youtube.com/watch?v=a-eELc1Ae48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trailer)
 
之所以將尚‧多明尼克‧鮑比的小說《潛水鐘與蝴蝶》與賈西亞‧馬奎茲(Gabriel Garcia Marquez)《愛在瘟疫蔓延時》(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另譯:《霍亂時期的愛情》)這兩部小說放在同一個標題是有原因的,因爲這兩本小說所改編的電影皆出自羅納德‧哈伍德(Ronald Harwood)這位編劇之手,他擅長將文學小說改編為電影劇本,其中為人所熟知的一部作品便是與小說同名的電影《戰地琴人》(The Pianist),這齣電影於2002年榮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這回在哈伍德忙著將《潛水鐘與蝴蝶》改編為劇本的同時,手邊還有另外一部小說《愛在瘟疫蔓延時》等著他改編哩!在閱讀這兩本小說的過程裡,他十分樂在其中,並未思索如何在字裡行間尋找任何作為電影拍攝的蛛絲馬跡,只不過在改編劇本的過程中,這兩部小說倒是帶給他全然不同的體驗。
 
 
《潛水鐘與蝴蝶》講的是一名四十三歲的男子,因罹患中風,全身癱瘓,只剩下聽力沒有喪失,並藉由左眼尚能夠眨眼,一字一句寫下這部小說。潛水鐘的意象是指他中風這件事,而蝴蝶則暗指他依舊活躍的想像力。

哈伍德深爲這部小說感動,然而卻遇上瓶頸不知如何起頭,甚至出現退回稿費的念頭。只不過就在他鼓起勇氣想要撥打電話的同時,突然靈機一動:何不以一個癱瘓者的角度來敘述這個故事?何不從尚自己就是攝影機的角度拍攝?何不讓攝影機做出眨眼的樣子?這樣一來攝影鏡頭就不必老是拍攝這個可憐人,觀眾也因此能夠體會並感受到那種遭到禁錮的狀態。


不過,將賈西亞‧馬奎茲的《愛在瘟疫蔓延時》(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改編為電影情形
可就完全不同了,這部偉大的愛情鉅著著實讓哈伍德傷透了腦筋。整部小說不但篇幅長、結構複雜、且時間交錯來回描寫五十年間錯綜複雜的愛情故事,若要改編為電影,談何容易。男女主角 Florentino Ariza Femina Daza初相識時都很年輕,到了小說結尾分別已是七十六歲和七十二歲的老先生和老太太。哈伍德認為馬奎茲是除了契柯夫之外,擅長處理細節的小說家,於是他決定讓馬奎茲的小說領著他前進,小說一開頭的句子深深吸引著他:「無可避免,那帶著苦澀的杏仁味總不斷提醒著他那段得不到報償的愛情。」(It was inevitable: the scent of bitter almonds always reminded him of the fate of unrequited love.)接著,小說便開始描寫一位八十一歲的老醫生Dr. Juvenal Urbino正在檢視著自殺老友的屍體,並交代了小說設定的背景,與老醫生和美麗的妻子Fermina Daza之間一段漫長的婚姻生活。不過,令哈伍德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便是小說前四十頁著重在描寫自殺的細節,在小說中卻再也沒有提起過。哈伍德改編文學著作的態度是盡可能忠於原著,但遇上這麼一部長篇鉅著該在哪裡做出剪裁,才不至於減損原著的味道便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儘管自殺這一段細節並未在小說裡交代清楚來龍去脈,不過開頭這句「得不到報償的愛情」倒是引人好奇。


 在Fermina Daza與丈夫這段漫長的婚姻生活裡,Ariza仍堅稱深愛著Fermina,但諷刺的是儘管他瘋狂地愛著女方,卻仍與無數的女子發生了肉體關係,兩個人一直等到Fermina的醫生丈夫死後,才重新互相接納彼此。馬奎茲想要藉由霍亂這樣的疾病對愛情做出何種隱喻,是小說中最耐人尋味之處。


哈伍德最後決定將
Florentino Ariza與小說開頭提及的「得不到報償的愛情」做一個緊密的連結,好好發揮這個起頭句。小說改編對哈伍德來說沒有任何黃金法則,每一部劇本都是獨一無二,得根據原著做出不同的解決方式。

http://tw.youtube.com/watch?v=RjPhX-TGXAk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trailer)


                                                                                           --資料來源Script,by Rub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